各有关单位,各县级科技管理部门: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我市科技战略研究服务科学决策的能力,现将2025年第二批3个科学决策咨询“即报即评”项目组织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方向和申报要求
申报项目需围绕以下选题方向,结合遵义实际,提交具体、针对性强的决策咨询题目,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研究目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充分体现支撑决策、服务决策的宗旨。
(一)遵义市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1.项目内容。为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遵义省域副中心的建设,加快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构建更加高效的遵义特色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围绕酱香白酒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信息、现代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调研分析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成效及不足,充分借鉴先进地区优秀经验,提出未来五年遵义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议及规划要点。项目完成后,须形成研究报告1份,为遵义市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2.申报条件。在遵义市范围内注册登记五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具备较为完善的机构运营和管理制度,熟悉我市重点产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构成及运行机制,全职科技咨询服务人员不少于10人,承担并完成省级科技相关软课题研究不少于5项。
3.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鼓励申报单位自筹项目配套经费。
(二)高新技术企业挖掘诊断
1.项目内容。走访调研全市规上企业、临规企业、条件成熟科技型中小企业等1000家以上,收集企业主要产品、知识产权、财务状况、研发投入等信息,分析企业申报短板弱项,挖掘符合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在企业,形成2026年-2028年三年潜在培育企业名单不少450家,能够协调组织邀请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指导服务3次以上,向企业宣传各级政府部门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并动员其积极参与申报。项目完成后,须形成研究报告1份,为我市下一步如何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和申报认定工作提供工作建议和参考。
2.申报条件。在遵义市范围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服务机构,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具备较为完善的机构运营和管理制度;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扶持政策要求;具备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申报服务经验,近两年服务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多且牵头服务县区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3.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鼓励申报单位自筹项目配套经费。
(三)竹纤维科学研究
1.项目内容。调研遵义市竹产业等相关企业,按照遵义市“以竹代塑”产业链布局要求,分析竹纤维(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竹炭纤维)最新科技成果,提出遵义可以落地成果,建立产业链图谱和可落地科技成果、拟招企业清单等,须形成研究报告1份,为遵义竹产业延链补链工作提供工作建议和参考。
2.申报条件。在遵义市范围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具备较为完善的机构运营和管理制度;具有相关技术、成果数据资源收集与分析能力,能够对接省内外高校和专家。
3.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鼓励申报单位自筹项目配套经费。
二、申报材料
(一)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科学决策咨询)。
(二)工作方案(包括单位简介,专业服务团队信息,相关项目承接经验介绍,调研方案和实施保障措施,以及项目经费预算等)。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或法人证书等复印件。
(四)企业的相应资质、工作经验证明材料、内部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佐证材料。
(五)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须提供,明确各申报单位在项目中的分工、责任、权利、利益分享、科技经费分配比例及匹配资金投入比例等。
三、实施周期
实施周期不超过8个月,实施周期从签订项目任务书之日起算。
四、申报时间和程序
(一)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填写申报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将项目申报材料(含电子申报材料)报送到本单位实际所在地的县级科技管理部门。
(二)审核推荐和报送。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对照申报条件和要求完成项目审核工作。对审核通过的项目,由县级科技管理部门签署推荐意见和加盖公章后,将推荐项目的纸质(胶装、一式三份)和有关电子文本申报材料,于2025年8月26日17:00前报送至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申报材料不予退还,请申报单位自行留档)。
(三)审查受理。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按照申报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组织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审查的项目予以受理,进入评审环节。邀请专家综合申报单位的资质、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经验等因素,结合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详细程度、方案预计成效和分析情况等进行评价。
项目申报咨询和材料受理请联系科技产业与社会事业科:27613267。
附件: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科学决策咨询研究).doc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