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打造“旅游四地”实施方案
为科学有序推进苏尼特右旗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康养游的优选地(以下简称“旅游四地”)建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打造“旅游四地”实施方案,结合苏尼特右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总书记 思想为指导,聚焦聚力全面完成好总书记 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文化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为抓手,聚焦“旅游四地”(国内自驾游首选地、国内露营游佳选地、国内度假游必选地、国内康养游优选地)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实现旅游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建设文化和旅游强旗。
二、工作目标
到2023年底,全面启动“旅游四地”建设工作,制定“旅游四地”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
到2024年底,全旗“旅游四地”建设初见成效,以“旅游四地”为核心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四地”建设实现增长。
到2025年底,全旗“旅游四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旗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露营地、精品民宿集群、康养旅游基地建设实现数量化、品质化,各类新业态、自治区及盟级文旅品牌有所突破。
三、重点任务
(一)打造国内自驾旅游首选地
1.打造精品自驾旅游线路。把握自治区打造二连浩特中蒙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战略机遇,加强与自治区深化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合作机制的融合度,协同张家口、镶黄旗、二连浩特持续举办“万里茶路·张库大道”骑跑嘉年华等活动。积极参与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旅游环线路网规划,在浑善达克起源地打造旅游打卡点,同时打造大红山打卡点,与吉呼郎图匈奴墓葬群共同构建北部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打造G208、G209等几条自驾游精品线路,完善沿途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旗文体旅游广电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林业和草原局、各苏木镇政府,排序第一的为牵头单位)
2.加强自驾营地建设。合理布局自驾车、旅居车停车场自驾旅游服务设施,推进创建自驾旅游品牌,鼓励企业以品牌运营方式建立覆盖全旗的连锁运营自驾营地,各苏木镇因地制宜打造自驾营地。鼓励建设落地租车、异地还车等旅游租车服务,逐步构建道路—景点—营地有机连接、全方位服务的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各苏木镇政府、旗文体广电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农牧和科技局、林业和草原局)
(二)建设国内露营游佳选地
3.有序发展露营旅游。实施“营地+”计划,深度融合文化、艺术、体育等要素,布局多主题开放骑马、挤奶、奶食品制作课堂、非遗传习课堂等特色体验营地。(旗文体广电旅游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牧和科技局、林业和草原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苏木镇政府)
4.建设露营旅游集聚区。支持引入露营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提升景观质量和休闲体验,鼓励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村、城市公园等建设露营休闲功能区,构建主客共享的露营旅游游憩带。(各苏木镇政府、旗文体旅游广电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和草原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5.推动露营地全面转型提质。支持将“北疆文化”形态有机融入露营旅游,依托乌兰牧骑,创作一系列“北疆文化”特征文艺作品。认真落实《锡林郭勒盟“旅游N有”实施方案》,实现入境有短信欢迎、有温馨提示,有服务热线,解决旅游咨询问题。鼓励推出具有北疆文化内涵特征的原创节目品牌、打造精品栏目。策划推出一批以北疆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展会、音乐节、艺术节、合唱节等,推进“戏曲进乡村”等活动,丰富“旅游+”新业态。把北疆文化融入旅游线路打造、景点标识标牌设计,生动呈现北疆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发展多样化的主题露营地。(旗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工信局、各苏木镇政府)
(三)建设国内度假游必选地
6.打造度假旅游必选地。开发高品质、有区域特色的住宿餐饮、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精品演艺等度假产品。建设沙漠、草原、戈壁、温泉等特色度假胜地,各苏木镇要打造一镇一品各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各苏木镇政府、旗文体旅游广电局、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局)
7.丰富度假旅游业态。围绕地区特色餐饮美食、非遗体验、乌兰牧骑演出、体育健身、生态休闲等方面,不断丰富度假旅游业态。融入全区“云游内蒙古”工程,支持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网络营销,构建覆盖全域的智慧旅游、智慧营销、智慧监管体系。支持“苏尼特优品”程序推广使用。支持建设智慧化旅游景区,推动5G、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沉浸式体验项目建设。(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苏尼特经济开发区、各苏木镇政府)
8.打造特色度假旅游。因地制宜推进星空牧场、“周末·苏尼特”牧户体验点等特色住宿发展,现有“周末·苏尼特”牧户体验点实施提档升级工程,支持各苏木镇培育“一户一特色”的草原原生态文化深度体验性民宿区。突出“中国草原快骥之乡”品牌,支持发展马演艺、马赛事、马文创,鼓励建设赛马协会、马术俱乐部、马文化博物馆等。(各苏木镇政府、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和科技局、林业和草原局)
9.全力发展冰雪度假。依托冬季骆驼文化节、“蒙古马精神杯”超级联赛,以“文化节+冬季运动”方式,培育冰雪运动、冰雪赛事、冰雪那达慕等赛事活动,加快发展冬季旅游,逐步形成四季四景、季季有产品的旅游格局,加快全旗旅游业由单一核心景点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宣传部、农牧和科技局、各苏木镇政府)
(四)建设国内康养游优选地
10.构建康养旅游产业体系。依托温泉、沙漠、戈壁、中医药(蒙医药)资源优势,发挥赛汉塔拉温泉复合型医疗热矿水的综合调节、治疗作用,宣传推广马奶和驼奶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作用,同时鼓励旗内外蒙医医院、蒙医诊所与赛汉塔拉温泉合作,提供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沙疗、药浴、身心治疗等传统蒙医治疗服务,促进蒙医疗法和温泉资源的融合利用。(旗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体旅游广电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赛汉塔拉镇政府)
(五)推进旅游业态提质升级
11.创新拓展旅游业态。以自驾游、露营游、度假游和康养游产品体系建设为中心,不断拓展旅游新业态,重点在红色研学旅游、节庆旅游、非遗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助力。(旗文体旅游广电局、教育局、农牧和科技局、各苏木镇政府)
12.高水平谋划文旅项目。围绕发展壮大文旅经济,市场前景好、业态创新强的重大文旅招商项目,策划包装2个以上文旅新项目。(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六)提升旅游服务保障能力
13.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干线与景点连接线建设,增强火车站、汽车站等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推进“旅游型”、“休闲型”公路服务区建设。特别要注重提高到达景点、主要旅游点、度假区的道路等级,争取修缮民族团结展馆、大红山、赛罕乌力吉沙地公路等入场道路。(旗交通运输局、文体旅游广电局、林业和草原局、各苏木镇政府)
14.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系统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申请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合理布局旅游厕所、旅游风景道、交通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设施,提升充电、加油、餐饮、消费等综合服务功能。(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
(七)着力提升旅游产业能级
15.培优发展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域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公司、牧户共同开发旅游景点,积极探索“旅游公司+牧户”的新型旅游模式,创办小型多点的“周末·苏尼特”农牧户体验点。落实适当放宽旅行社补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期限以及全额暂退或暂缓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惠企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苏木镇政府)
16.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行动。继续宣传实施《苏尼特右旗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举办全旗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文创产品评比大赛等,加大对旅游商品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挖掘我旗独有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提升民间工艺品、风味食品、奶饮品、乌兰牧骑文创等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水平,着力开发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在商业街区、商场、超市、酒店、景点及展厅或者展厅周边等游客密集区设立旅游商品专柜或建设“苏尼特伴手礼”体验点,督促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品牌注册力度。依托丰富的牧区旅游资源,在全域范围通过制作宣传标识标牌等方式突出“苏尼特羊”品牌宣传,积极推进各类直销活动,促进农畜产品附加值增长。加强传统旅游消费场所数字技术提升改造,打造智慧旅游。(旗文体旅游广电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牧和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苏木镇政府)
(八)持续擦亮“旅游四地”名片
17.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构建宣传体系,推介“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地、“中国骆驼文化之乡”“中国草原快骥之乡”“全国围棋之乡”等特色名片。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渠道,启动“网络直播、矩阵推广”宣传推广模式,全方位向国内外展示苏尼特右旗旅游形象。(旗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外事办、工业和信息化局、融媒体中心)
18.提升旅游节庆拉动效应。繁荣发展“节庆经济”,积极利用“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地”优势,申请主办或承办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或各类比赛活动,举办六省市区围棋邀请赛、全区轮滑比赛、全盟射箭比赛等,丰富那达慕大会、骆驼文化节、“马超”联赛、草原合唱节、乌兰牧骑艺术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内容。重点丰富“马超”联赛内容,探索邀请其他省市区参赛,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苏尼特右旗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娱乐品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乡村旅游节、四季村晚、非遗年货展、草原音乐节、城市美食节、奶酪集市等活动,促进文娱会展消费。(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局、农牧和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19.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引进大企业、大平台和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旗委办、政府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和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苏木镇政府)
20.加强人才培引。加强创意策划、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导游(讲解员)等人才培养力度,引进文化和旅游高层次人才。支持设立文化和旅游领军人才工作室,培养文化和旅游企业领头人。加强导游人才供给和业务培训,支持社会资本注册旅游公司。(旗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文体旅游广电局、农牧和科技局)
21.强化资金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支持利用城市转型退出的工业用地、农村牧区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旅游业,利用闲置建筑物、腾退宅基地等开发文旅项目。(旗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文体旅游广电局、林业和草原局、各苏木镇政府)
22.强化用地保障。着力解决文旅用地手续办理难、用地成本高等困难,增强企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与相关职能部门探索试行文旅项目“点状供地”模式。(旗自然资源局、农牧和科技局、林业和草原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23.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健全旅游争议协调机制。健全旅游行业自律机制,严格规范导游执业行为。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守住安全生产、意识形态安全底线。(旗文体旅游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