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政办函〔2025〕18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临沂市积极推动企业出海工作方案(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沂市积极推动企业出海工作方案(试行)

为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组织全市工业企业开展“企业出海·扬帆远航”行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工贸联动、市场运作”原则,加强部门协同、市县齐抓、资源整合,搭建多层次经贸对接平台和海外营销网络,强化出海服务的系统化供给,增强企业出海便利性,加快全市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力争2025年全市工业出口企业3500家以上(新增350家),其中规上企业700家(新增70家),规上企业出口额增长6.5%以上,力争达到35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分类指导,为企业出海提供精准支持

1.开展外贸企业分类培育行动。定期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动态摸排,调整完善出海龙头企业-出海实绩企业-出海意愿企业三级培育库,分类指导,提升企业出海质效,对出口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择优选取列入“凤凰榜”予以发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临沂海关,各县区、开发区)

2.指导企业选准出海“适配国(区)”。加强与我市友好城市协同联动,持续深挖合作潜力,建立企业出海关键支点。分链条、分县区摸清适宜出海产品情况,根据全球市场需求,深度研究产品“适配国(区)”,制定“适配国(区)”出海指南,每条产业链每年开展1-2次企业出海活动,对工作成效进行跟踪评估。(牵头单位:各产业链专班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市外办,各县区、开发区)

(二)精心组织,为企业出海搭建多层次经贸平台

3.搭建商协会对接平台。采取“协会搭台、企业参与、抱团出海”模式,积极引导我市企业家协会等商协会到新兴市场设立分会或办事处,鼓励我市商协会与国际采购商驻华办事处、境外贸促机构、商协会等机构开展贸易互访、洽谈合作,帮助企业了解境外市场采购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贸易对接渠道和商业合作机会,每年开展活动30场以上。(牵头单位:市贸促会;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市外办、市民政局)

4.搭建采购对接平台。鼓励工业企业通过市场贸易方式进行采购,举办临沂市RCEP进口商品博览会、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等系列对外展会,加大与各类贸易主体对接力度,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邀请国际采购商到临沂采购,促进更多贸易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外办、市贸促会、市侨联、市委台办(市委港澳办)、市工商联〕

5.搭建展会对接平台。加强与国际知名展会沟通,争取更多优质国际展会的展位资源,为企业出海做好资源供给。根据商务部、省商务厅推荐展会清单,每年制定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组织企业参加100场以上境内外展会。统筹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参加市级重点类境外展会展位费、展位搭建费、展品运输等费用给予支持,其中:对展位费、展位搭建费给予最高不超过80%支持,对每个展位最高支持1立方米展品去程单程运费;对中小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境外展会展位费给予最高不超过50%支持,单一企业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参加产业链组织的境外重点展会企业,统筹商城、商务等领域资金给予国际往返机票费用不超过80%补助(每家企业限定2人,已享受临沂商城扶持政策的不同时享受该政策)。(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贸促会)

6.用好网络电商平台。实施跨境电商线上赋能行动,年底前,推动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入驻各类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支持建设跨境电商营销平台,发挥海德跨境、河东跨境电商、速卖通等跨境产业园和平台作用,扩大“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高竞争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责任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

(三)搭建网络,为企业出海拓展广阔渠道

7.强化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引导企业加快在贸易往来频繁的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或租用物流节点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不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发货时效、增强国际竞争力。争取年内推动印尼工程机械仓储配送中心运营。(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8.增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设立海外区域总部或境外营销展示等方式嵌入全球供应链,构建国际化营销服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对规上企业在海外设立营销分支机构的,根据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境外销售额等,每年培树10家“海外营销金牌机构”。(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9.发挥在外投资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全球产业布局,提升跨国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在海外投资企业支点和辐射作用,建立一批企业出海服务驿站,对服务质量评价前10名的驿站,统筹市级工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每家给予最高3万元一次性奖补。引导意向出海企业与海外投资企业合作,共建更具韧性的销售网络,实现“大企业建通道、小企业扩销量”的国际化梯队布局。大力支持建筑企业承揽海外项目,引导机械、木业、建材等企业积极参与海外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责任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市财政局、市贸促会、市住建局)

10.打造国际品牌商标。推动品牌国际化,提高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支持企业获取国际认证,打开国际市场。年底前推动出海企业注册国际商标3个。对我市外贸中小企业开展的境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及资质认证费用,统筹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不超过项目实际支出50%的支持,单一企业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通过并购基金等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出海,投资收购海外知名品牌,塑造临沂商品品牌优势。(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贸促会)

(四)强化服务,确保企业出海安全高效

11.强化政策宣讲服务。组建企业出海辅导团,开展“百场宣贯·一起出海”活动,每年开展宣讲辅导活动100场以上。围绕13条产业链,每个产业链筛选一批企业出海典型案例,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帮助意向出海企业读懂趋势、了解风险,增强企业出海信心。(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市税务局、市外办、临沂海关、市贸促会)

12.强化出海金融服务。用好“鲁贸贷”、临沂市供应链融资,采取“政府+银行+信保”的方式,以工业企业出口收汇情况核定授信总量、以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作为贷款保障、以出口收汇资金作为还款来源,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结汇服务,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能力。引导外贸企业用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规避企业商品出口及海外投资风险。对企业投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统筹省市级外经贸和商贸流通专项资金,给予出口信保保费最高50%支持。(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临沂金融监管分局、中信保临沂营业部)

13.强化外贸人才培育。构建多方联动的外贸人才培养体系,利用临沂大学、科技职业学院、沂蒙商学堂等平台加强对出海企业主要负责人外贸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实施“出海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开展银行结汇、海关报关、出口退税、跨境电商直播、国际物流运输等技能培训2000人次。通过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企业自主评价、社会化技能评价等方式为企业培养外贸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次。(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外办、临沂商城管委会、临沂海关、市贸促会)

14.提升企业出海便利化。针对“一带一路”、RCEP、非洲等新兴市场举办出海政策说明会。建立涉外商事专家信息库,为出海企业提供纠纷应对指导、风险研判预警等服务。优化APEC商务旅行卡申办事宜。引导企业提升信用、守法及安全标准,统筹商务领域资金,对新增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给予每家企业最高10万元奖励。(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贸促会、市外办、临沂海关,各县区、开发区)

15.强化企业出海涉外服务。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大力培树一批涉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机构,定期向出海企业推送优质涉外机构信息,深化出海企业与涉外服务机构合作,帮助出海企业了解出口国法律规则和关税政策,提升出海企业涉外综合能力和水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贸促会;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税务局、市外办)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统筹联动机制。各县区、开发区、各产业链专班要迅速开展宣传动员、摸排需求、对接服务等工作。建立工信、商务、商城、贸促、海关、外办、税务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研究企业出海扶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凝聚外贸发展合力。

(二)建立示范引导机制。各县区、开发区要及时梳理典型经验做法、丰富宣传形式,多渠道展示企业出海开展情况、工作成效等,营造助力企业出海浓厚氛围。

(三)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企业出海绩效评价机制,定期跟踪活动进展,统筹推进企业出海。将规上企业出海成效等纳入对县区综合评价,前五名的县区给予激励。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试行,试行至202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