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要求,现将《九江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起草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背景和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科学谋划九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2025年3月,我委牵头启动《规划》编制。自编制工作开展以来,编制组系统梳理了国家、省、市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文件,深入各县(市、区)细致调研了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先后二次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地意见,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做了专题汇报,经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后,形成了《规划》的公开征求意见稿。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形势分析、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6章,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辖区,规划时间为2025—2035年。具体内容如下:
(一)发展基础。从发展环境、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了九江发展低空经济的交通区位、发展动能、产业体系、场景需求,并从产业能级、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人才引育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二)面临形势。从外部发展环境、九江低空经济发展面临阶段性特征等方面系统分析九江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新动能和新挑战。
(三)总体要求。主要明确了九江低空经济发展未来10年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发展定位,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近期(2025-2027年)、中期(2028-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发展目标。
(四)空间布局。以九江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为基底,加强资源统筹、强化区域协同,促进产业集聚,结合各县(市、区)低空经济发展现状、项目招引和储备情况,形成若干个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的低空经济发展节点,总体形成“双核引领、两廊协同、三区共振、多点支撑”的九江低空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实现对外四向联动、内部错位分工的全域发展格局。
(五)重点任务。《规划》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一是紧扣国家战略,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管理新路径,主要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管理方式和开展低空气象保障观测试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低空研发制造集群,强化低空制造科技创新、提升无人机整机研发制造能级、加强系统和零部件配套、招引培育重大产业项目。三是瞄准场景需求,推动低空规模示范应用,深化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壮大低空文旅消费场景、拓展航空运动赛事活动、丰富低空公共服务、壮大传统通航运营市场。四是拓展多元服务,培育低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做大低空经济教育培训、探索特色试飞测试服务、拓展低空维修保障服务、促进低空金融保险服务、发展低空经济会展服务。五是聚焦智能网联,夯实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两网一平台”(地面起降设施网、低空信息设施网、低空综合管服平台)。
(六)保障措施。共五项,包括强化领导组织协同、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加强动态监测评估、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和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审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