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经济科技委员会:
贵团体在区政协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1049号提案《关于优化产业投资基金,构建优良营商环境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非常感谢您们对滨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25年01月0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指引文件。在此背景下贵团体提出的关于优化产业投资基金,构建优良营商环境的建议恰逢其时,对进一步推动我区构建科学高效的产业基金管理体系,提升基金运作效率,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区产业基金基本运行情况
多年来,区产业基金持续建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层次分明的基金矩阵,以“主力基金+满天繁星”的运作策略,服务于我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针对早期项目、人才项目,以5050专项基金为代表,聚焦投早投小;针对成长期的项目,具有多个行业主题基金,围绕产业链开展投资;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以集成电路产业升级基金、医疗并购基金为代表,围绕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开展并购重组投资。截至2025年6月末,高新金投集团累计参股合作基金55只,基金总规模近550亿元,认缴出资超100亿元;累计股权直投项目59个,投资金额58亿元
二、区产业基金执行机制优化
(一)审慎优化回购机制,平衡风险与企业负担
目前,区产业基金股权直投的项目中,大部分项目投资中都存在上市对赌的条款,即若企业未在约定期限内实现IPO申报或被收并购,则有权要求公司或创始团队(部分有)回购区产业基金持有股权。该条款为行业普遍的条款,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区产业基金因该条款触发回购,或因回购条款引发诉讼的情况是极少数。
在区产业基金日常运营中,我区已深刻认识到,回购条款虽可作为风险约束工具之一,但其效力仍高度依赖标的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偿债水平,实践中往往难以完全执行,并非风险控制的根本之策。我区始终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置于重要位置,建立分级授权决策体系,即1000万元及以下由基金管理人禾合创投决策,1000-3000万元(含)由区金投集团决策,超过3000万元由区产业基金管理专题会议决策,投资流程参照市场化基金的决策流程,即对项目开展初步尽调、立项、尽调、投决、分级决策,尽量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
(二)健全容错与考核机制,保障风险投资属性
风险投资作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本力量,其内在属性决定了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容忍机制。滨江区始终高度重视创投领域规律特点,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着力引导区属国资平台建立符合创新活动规律、尊重市场规则的考核激励与容错纠错体系。为从制度层面破除“不敢投、怕追责”的机制障碍,我区于2023年12月率先由区国资办制定出台《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区国资〔2023〕3号),旨在全区范围内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改革氛围和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2024年8月7日杭州高新区(滨江)产业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的《高新区(滨江)“5050”计划人才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滨基金办〔2024〕5号)中第十八条明确5050基金投资失败容忍率按70%执行,且不以单一项目盈亏作为考核评价依据。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我区在构建科学规范、导向清晰的产业基金容错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为基金秉持长期主义、坚持专业判断、大胆开展市场化投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有效激发了国有资本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三)深化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专业投资能力
我区始终致力于推动区产业基金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2024年,区产业基金进一步深化了薪酬绩效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模式,出台了禾合创投“底薪+业务激励+风险金”的薪酬分配制度,旨在强化激励,激发团队活力,促进薪酬与业绩紧密挂钩。同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招聘中层管理岗位,希望通过引入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市场化运作能力和决策效率。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区在构建符合创投行业规律、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与治理体系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为区产业基金实现市场化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动态优化风险管理与退出体系
下一步,我区将结合《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提出的新要求,对标省、市最新政策导向,会同区金投集团等相关部门,修订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引导投资行为更加聚焦企业长期价值和成长性,而非单一的上市结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退出渠道,着力提升基金资产流动性与整体管理效能。对于确因宏观环境、政策变化或阶段性困难导致暂时无法履约但基本面良好、运营正常的企业,将积极探讨通过协商展期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因刚性兑付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切实发挥国有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和示范效应。
(二)持续巩固深化容错机制建设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巩固和深化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一是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容错率和考核办法,确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效,解除国资投资团队的后顾之忧,鼓励其大胆创新、积极履职。二是持续完善产业基金的制度体系,探索对不同阶段、不同定位的基金设置差异化的容亏率和考核重点,引导基金投向更早期的创新项目。三是推动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投资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基金在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贡献,牢筑产业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真正支持担当、宽容失败。
(三)打造专业化投资人才队伍
持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与市场化薪酬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与导向性,营造奖优奖勤的工作氛围,建立鼓励上进、鞭策落后的激励机制,充分激活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强化投资团队的专业化能力建设,通过系统培训、行业交流、引入高端人才等方式,打造一支既熟悉资本市场又深谙产业规律的专业化投资队伍,全面提升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投资精准度和专业竞争力。
后续,区产业基金将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以构建弹性风控和多元退出体系为抓手,持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强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金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水平,引导资本更加聚焦实体、服务创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杭州市滨江区财政局
杭州高新金投集团有限公司
2025年9月15日